世行在刚刚发行的名为《宜居地球的秘诀:实现农业粮食系统净零排放》的新报告中也为减排提供了一些新思路。该报告显示,农业粮食系统是低成本气候变化行动的一个极其重要且尚未开发的来源。与其他行业不同,农业粮食系统可以通过减少排放和从大气中自然地吸收碳来对气候变化产生巨大影响。
意大利政府颁布了一项新法令,禁止在生产性农业用地上部署大型太阳能发电厂,该法令颁布的目的是避免意大利农业土地的“沙漠化”。农业部长Francesco Lollobrigida表示:“我们希望规范光伏板的使用,我们认为土地用于生产和发电必须与农业生产相适应。”Lollobrigida表示,太阳能发电厂不能安装在农业
g(C)·m-2区域Area排放因子Emission coefficient北京Beijing13.23天津Tianjin11.34河北Hebei15.33山西Shanxi6.62内蒙古Inner Mongolia8.93辽宁Liaoning9.24吉林Jilin5.57黑龙江Heilongjiang8.31上海Shanghai31.26江苏Jiangsu32.40浙江Zhejiang35.60安徽Anhui31.91福建Fujian34.62江西Jiangxi42.20山东S
5月11-12日,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发布会暨第十七届农业环境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孙传范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叶玉江发布《2024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 《2024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全面解读了
积极构建农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监测体系,在县、镇(街道)监测标准构建、监测网点布局、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争取取得新突破。以种植、养殖等非能源碳排放为重点突破口,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规模养殖场节能减碳等,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行动
1月15日,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联盟由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牵头,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及涉农高校、技术推广单位和科技创新企业等94家单位组成。联盟理事长、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介绍了联盟的成立背景、职责任
专家认为,碳信用额度是越南的新资源,为提升森林种植者收入、保护和扩大森林面积提供了急需的资金。专家敦促政府制定碳市场建设的法律框架,并在国家、部门和下属部门层面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监测体系以及透明可靠的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以确保碳信用市场成功运行。
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及责任分工》(示范区执委会发〔2023〕4号)安排,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乡村振兴一体化发展,现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农业碳汇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积极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作为一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农业旨在通过产业调整、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手段,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损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12月18日,山西运城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全文,《方案》将减排固碳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和农村生活各方面,重点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行动,包括:畜禽低碳减排行动、农机绿色节能行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农田碳汇提升行动、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渔业减排增汇行动、可再生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做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世界粮食及农业统计年鉴》(STATISTICAL YEARBOOK 2023 WORLD FOOD AND AGRICULTURE)11月29日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该统计年鉴揭示世界农业粮食体系最新趋势,并首次强调灾害对农业及健康膳食成本及可负担性的影响。据测算,1991年至2021年期间,灾害造成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损失高达3.8万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