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六个月的公众意见征询,环境部决定将咖啡种植纳入碳市场试点。采用"碳产量比"指标,要求每公斤咖啡豆碳排放下降5%。大型庄园反对称监测成本过高,小农户支持率超70%。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7月18日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CHINA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REPORT 2024) 2023—2024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业资源节约保育能力持续强化、农业产地环境持续净化、农业绿色生产供给水平持续优化、乡村生活更加富裕美好、农业
新西兰政府宣布农业排放退出ETS改革议程,维持现有报告制度。2024年碳拍卖底价上调至60纽币(约37美元),林业碳汇占比达市场总量63%,引发生物多样性争议。
6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农业碳汇达1.06亿吨,较2005年增长158.45%,远高于同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8.51%的增幅。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单位农业GD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至6.90吨/万美元,显著低于美国、西欧等主要经济体。
2024年新西兰ETS拍卖底价上调至64.5纽元/吨,二级市场均价达81.2纽元。政府决定推迟农业排放纳入计划,畜牧业可继续免交碳成本,引发环保组织抗议。林业碳汇交易量同比增长37%,占市场总成交额58%。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压舱石是我们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外界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随着农业农村不断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物资的大量投入及畜禽养殖量的高位运行,导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农业碳排放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在“双碳”
新西兰政府宣布农业排放暂不纳入ETS,维持当前报告义务但免除履约责任至2030年。2024年拍卖底价提高至80纽元/吨,林业碳汇交易量同比激增65%,推动碳价稳定在85-90纽元区间。
5月20日,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大会以“农业生物多样性繁荣人类和地球”为主题,为期三天,将围绕农业生物多样性在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应对、环境健康、健康饮食、社会包容性及保护管理战略等六大核心议题,开展40余场主题报告、15场边会和16项典型案例展览,内容涵盖学术研讨
连栋温室屋顶光伏发电量可按1.8倍系数抵扣间接排放,补光灯使用时长与农作物产量挂钩核算。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经核查后可申请CCER,但需连续监测三年土壤碳汇。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当天,蚂蚁森林在河北省丰宁县小坝子乡举行“2025春种活动”,现场种下了这个公益项目启动9年来的第6亿棵树。蚂蚁森林项目从2020年开始落地河北各地,其中为丰宁生态建设累计种植樟子松160多万棵,种植面积超1.5万亩。 上世纪末,因过度放牧和开垦,丰宁县小坝子乡曾出现严重生态
设施农业( 比如大棚)上建设光伏项目属于农光互补项 目,归于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
联合政府叫停牧场排放收费计划,ETS林业项目注册数同比翻番。松树种植碳信用价格跌至45纽元/吨,引发原住民土地过度开发争议。政府拟设本土碳信用黄金标准,限制国际抵消项目准入。